网络媒体
新华网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建筑形态最受关注的十大园...
以下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建筑形态最受关注的十大园区,10个园区的概况整理如下:
TOP1:北京798艺术区
概况
798艺术区位于朝阳区酒仙桥地区七星集团所属718大院内,核心区域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七星集团是由原属电子部的700、706、707、718、797、798厂整合而成,是我国重点电子基础材料生产单位和半导体装备研发生产单位,其前身718联合厂,筹建于1952年,是“一五”期间由前民生德国援建的重点工程项目。
90年代末,中关村电子城对718大院进行重新规划,拟进行拆迁改造,七星集团部分企业迁出园区。为解决部分社保费用的来源,七星集团将部分闲置厂房进行了短期出租。
由于718大院厚重的工业文化底蕴和德国包豪斯风格建筑的特色以及毗邻中央美院的地理优势,2000年前后,国内外一些知名的艺术家及艺术机构先后进驻718大院,逐渐自发形成当代艺术的聚集区。因早期进驻者主要集中在798厂区内,故名798艺术区。
随着规模和影响力的逐步加大,798艺术区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市、区政府的充分调研和论证,对此区域的规划进行了重新调整之后,798艺术区逐渐发展起来。2006年先后被朝阳区和北京市以及中关村管委会认定为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以及朝阳区委区政府和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发展和规范,798艺术区实现了从原生态的电子制造工厂和原创艺术家工作室,向多种业态相融合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逐步转型,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化艺术的展示、交易中心,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政府引导,企业搭台,多方参与使798得以健康有序发展。
798艺术区是工业与艺术、创意与时尚的完美结合。在这里,有斑驳的砖墙,错落有秩的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朱红的标语,高耸的烟囱;在这里,有世界知名的艺术空间,独具风格的个人工作室,时尚新潮的个性店铺,另类夸张的涂鸦,生动有趣的雕塑;还有亚洲罕有的包豪斯风格建筑和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这里是电子工业文明成功转型的典范,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交流、对话;时尚先锋的艺术作品和别具创意的活动一次次闪亮登场;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尽情的展现着它们的魅力与活力。如今,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强烈吸引着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的关注,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不小的了影响。“登长城、吃烤鸭、逛798”已经成为国外客人到北京的首选。
法国总统萨科奇、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瑞典国王及王后、瓦努哈图总统及夫人、瑞士联邦主席、卢森堡大公国大公、立陶宛总理、奥地利总理、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奥委会主席罗格及夫人、丹麦王储等国际政要纷纷到访798艺术区参观访问。施罗德在参观798艺术区时感叹:“几十年前的包豪斯建筑在德国都很少发现了,今天居然在北京存在,真是太难得了!”比利时王妃则花了几万美元购买了艺术品。
TOP2:上海M50创意园
概况
M50莫干山路创意园位于普陀区苏州河南岸-莫干山路50号,由原上海春明粗纺厂,2011年7月更名为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占地面积约36亩。从2000年起,在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和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的支持下,企业通过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建设和业态调整,逐步将M50创意园区定位为以视觉艺术和创意设计为主体的艺术家工作室、文化艺术机构和设计企业。经过十年时间的发展,M50创意园已吸引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户艺术家工作室、画廊、高等艺术教育以及各类文化创意机构,并在创意园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衍生业务,逐步形成了M50品牌体系。M50创意园曾先后获得“上海市首批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十大优秀创意产业园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上海首批文化产业园区”、“上海名牌区域”、“国家AAA级旅游景点”等荣誉和称号,已经成为了上海乃至全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园区之一。
从2008年开始,上海纺织集团时尚事业部和M50创意园的管理层对于M50的品牌建设提出了创新理念,即,从主体到客体,从实体到载体,意在以M50创意园为基础,充分利用园区资源聚集的能力和汇集起来的资源,将M50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作为一个以“艺术、创意、生活”为核心价值的品牌去打造。于是,M50品牌建设之路迈开了新的历程。
TOP3: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
概况
位于北京CBD核心区的郎家园8号是尚8连锁产业园项目发源地。这里曾是北京电线电缆总厂废弃厂房,改造成尚8文创产业园区后,吸引了文化娱乐界的刘仪伟、张亚东、李湘等众多人士入驻园区,在这里“折腾”着各自的创意,使这些经过岁月洗礼的老房子由内而外散发出年轻和活力。短短两年内,入住园区的文创企业在此便实现了20多亿元的产值,尚8园区一举成名。
郎家园8号的华丽转身是几年来尚8文创产业园区迅速发展的缩影。作为北京首屈一指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商,尚8文化集团从1997年成立之初就尝试以闲置厂房等工业遗存资源为载体,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项目。2010年,尚8走上了产业园连锁经营之路,形成“园区群”的发展格局,走出了独特创新的连锁化、系列化运营园区的发展道路。
这些园区从定位看,既有主打“广告”的“尚8国际广告园”、主打“设计”的“尚8设计园”、主打“音乐”的“尚8国际音乐产业园”、主打“时尚定制”的“尚8时尚园”,也有主打“孵化”的“尚8东区孵化园”、主打“新媒体”的“尚8新媒体园”、主打“艺术产权交易”的“尚8里”、主打“新文艺”的“尚8文艺园”;从建筑来源看,既有废弃厂房、烂尾楼,也有全新改造的新建楼盘,还有具有文化底蕴的老建筑;从地域看,既有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也有位于四环外的。
TOP4: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东二段外侧,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址内,项目占地380亩(一期改建218亩),在18万平方米的旧工业厂房原址改建,是成都“东郊工业区”东调后唯一完整保留的老工业厂区。
原厂区建筑类型包含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援建的办公楼,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修建的各类厂房:沉淀了充满情感记忆的红砖厂房,讲究效率的多层厂房,以及具有工业符号感的构筑物;厂区内高大桉树和梧桐枝繁叶茂。共同构成了计划经济时代工业文明的历史遗迹。
在秉承保护、传承现代工业文化遗产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拟定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和德国鲁尔区的改造经验,确定了“保留为主、新旧协调、品质至上、创意时尚、注重现实、多样呈现”的改造总则。
2009年5月15日,成都传媒集团与中国移动集团四川公司签订《关于“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入驻“成都东区”的合作协议》,由此落下了构筑成都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全新版图的点睛之笔--“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自此,成都东区音乐公园踏上了一条工业遗址改造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探索之路。
成都音乐公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以上。是全省唯一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项目。定位于全球唯一的以音乐消费为主题的旧工业改造娱乐目的地。在未来三至五年,成都传媒集团将联手中国移动,充分挖掘无线音乐基地巨大的产业辐射能力和龙头带动效应,在原创音乐内容的输入与输出、明星制作、演艺、小剧场聚落等音乐产业的基础上,以“跨界、创新、时尚、潮流”为关键词,配套延伸发展音乐大市集、流行音乐一条街、酒吧工厂等复合业态。逐步形成明星制造、音乐展演、音乐消费的全产业链。
未来,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将实现八大功能:音乐演艺、创意零售、娱乐、音响视听、办公培训、设计酒店、文化餐饮、酒吧。入驻园区的商家将与园区共同努力,实现“国家级数字音乐全产业聚集区、国家级音乐文化旅游消费街区”的目标。
TOP5:深圳华侨城
概况
当众多央企选择石油石化、钢铁、电力、机械设备制造业务时,深圳华侨城集团却默默地选择了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经过26年的发展,当年让人困惑的“只种小草不建大楼”的华侨城如今成为进入世界旅游集团八强的唯一亚洲企业,并构筑起了一个从文化旅游、文化节庆、文化演艺、文化科技、文化艺术,到文化主题酒店、文化相关产品制造的全产业阵营。
华侨城建立之初便将目标投向了旅游业。当别人忙着盖楼时,华侨城却忙着种树、种草,改造周边的环境。1989年,华侨城在深圳推出了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开创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先河,也创造了“一步迈进历史,一日游遍中国”的神话,并在一年内收回投资。
尝到文化旅游甜头的华侨城随后推出了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一系列主题公园。正是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世界各国文化精粹的深度挖掘与利用,华侨城才能在深圳这样一个既无名山大川,又无深厚文化积淀的新兴城市,将文化旅游做得风生水起,并拓展到全国市场。
华侨城集团党委书记、首席文化官郑凡说,以文化为核心的主题公园的成功,使得华侨城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融入大量鲜活文化资源,才能提升旅游、酒店等竞争激烈的传统产业的品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于是华侨城用“水文化”包装威尼斯酒店,给寻常的“过山车”项目配上一个传奇的故事背景……
目前,华侨城的发展战略已经由此前的“旅游+地产”提升到“以文化为核心、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开发运营商”。
TOP6:青岛创意100产业园
概况
创意100产业园是山东省第一家创意产业园,是由原青岛刺绣厂的老厂房改建而成,占地面积约15亩,新改建后的园区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在2006年3月,由青岛麒龙文化有限公司先后投资三千余万元进行改造建设,并负责整体运营。
引领山东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平台是创意100产业园的发展定位,园区实行“高门槛、低租金”、“蓄水养鱼”的经营理念,并在招商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入园门槛理念、定向招商理念、产业预留理念、精细化服务理念,园区在创意文化环境和创意产业链服务方面狠下功夫,逐渐形成了山东创意产业的行业“高地”,成为名符其实的领军企业。
园区从建园到现在,经过四年的发展,一直与青岛瀛森创意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合作,在其帮助规划下,发展迅速,目前,创意100产业园已经使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业态迅速集聚,现已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平台,集聚了一批高端文化创意企业,其中以原创礼品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音乐影视制作等创意行业为主,这极大的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规模发展,得到社会各界和入驻企业的普遍赞扬和认可。目前,园区总入住率已达到97%,文化创意类企业所占比重高达93%。
创意100产业园目前是国际高端创意产业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园区在2008年通过青岛瀛森创意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引进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理论和园区规划大师贾斯汀 欧康纳教授,并与其合作建立了中国首个民营企业与国际最高端产业学术界合作的研究中心:“贾斯汀 欧康纳文化、传媒和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在2009年又成功引进了澳大利亚中央政府国家研究理事会“中澳文化创意产业协作项目”,并正式在青岛启动,同时创立了青岛首家国字号专业垂直门户网站以及全球最专业的中文文化创意产业门户网站“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创意时代网)”,在今年园区又与德国曼海姆市音乐创意园及MAFINEX创意产业园签订了加强交流的合作项目,使双方建立起了长期合作与互相沟通机制。
TOP7:上海德必文化创意产业园
概况
德必易园的原建筑是上海航天809研究所,它曾经被空置了十年,2009年德必公司开始着手进行改建,开辟了文化创意企业服务中心,为园区发展注入了更多资源和动力。
精致的青石板路,大片的绿化和植物天台,有特色的空中鱼池……这些都彰显了德必易园富有创新创意的特点。在当初改建的过程中,易园就留住了大量的绿化空间,并且对景观进行个性设计。中建国际设计上海区域总经理何海荣表示,对老厂房进行改造,建筑安全当然是第一位,再来就是增加空间的自由度,因为设计型的企业特别重视这种空间。如何让园区有足够的空间,又有以优质的环境,成本控制就显得尤其重要。
利用与华阳社区活动中心相邻的区位优势,易园在二楼平台与华阳社区活动中心搭建了“连心桥”,华阳社区活动中心的图书馆、电影院、会议室、健身房与易园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共享,在为长宁区创造税收收益的同时,易园做到了“点、线、面”的三区联动。
此外,在经营运作上,易园提出“园区经营是产业链的经营”,从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需求出发,在帮助企业孵化、开展各种咨询活动、提供金融服务、参与企业发展等七大创新服务方面进行了探索。
TOP8:首钢中国动漫游戏城
概况
2011年9月30日首钢中国动漫游戏城正式启动。
位于首钢二通厂的中国动漫游戏城,将被建设成为集动漫创作、生产、交易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动漫游戏城无论建筑风格,还是工艺设计,都沿袭了工业历史的传承,做到了对原有排架结构空间的巧妙利用,既保留厂房原有韵味,又实现了有效空间的合理利用。9月27日,首钢先行先试,率先在中国动漫游戏城推出系列活动,向人们展示了首钢将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实现转型发展的“开门之作”。首届中国动漫游戏嘉年华开幕,又为中国动漫游戏企业搭建了一个内容集成和公众参与的平台,打造了一个具有高水平、专业化、综合性的大型娱乐活动。
走在中国动漫游戏城园区内,纵横交错的铁轨向过往的游人娓娓述说着曾经的“铁色记忆”,主干道两边的草坪中,散落静置着几台老式的刨、铣机床,不远处的铁轨上,一台容积260吨的鱼雷罐车,将人们的记忆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钢铁年代。一台高7米、宽11米的LED显示屏正在滚动播放着反映首钢90余年历史,特别是搬迁调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二通”厂的历史纪录片。
利用原铸钢准备车间改造的首钢二通厂厂史馆是园区的一大亮点,厂史馆内众多的文物资料、厂区原貌沙盘、上个世纪50年代的功勋机床……完整地展示了首钢“二通”厂的发展史,传承着积淀已久的工业文明,中国动漫游戏城已向世人展现出她的美丽容貌。
100余家动漫游戏参展企业分布在巨大的工业厂房中。展区内,时下正风靡全球的“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水果忍者”三大游戏最为抢眼,能够让这三款游戏同时参加动漫游戏展会,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这个满载着工业时代生产记忆的大厂房内,游戏互动、二维幻境、动漫小镇、星星工坊……音乐、时尚、激情一幕幕上演。从漫迷们尽情地狂欢中,同时感受到大工业时代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
TOP9:武汉穿越伍仟城-国际文化创意园
概况
国内首个以“穿越”为主题的工业旅游文化创意软件园。
地址:武汉市白沙洲大桥旁
园区共分为亚洲城、欧洲城、美洲城、非洲城和未来城五大景观建筑风格群,其中原版复制了欧洲建筑代表作“德国新天鹅堡”作为此项目标志性建筑将着力打造文化创意孵化器、创意游戏软件基地以及设计类产业研发创作中心。
穿越伍仟城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00亩,地处长江中游武汉白沙洲片区,背靠黄金水道长江,东临自然水岸青菱湖,蜿蜒的青菱河盘转在侧,自然环境优越。
项目规划为一心、二园、五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酒吧湿地公园和迷你高尔夫公园为景观亮点,共有欧洲城、美洲城、非洲城、亚洲城、未来城世界五大风情,重点打造创意城堡、企业庄园、创业空间、文化创意孵化器、创意客栈、穿越艺术馆、养生运动城等凝聚艺术精英,集结智慧灵感,引领时尚潮流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
以国际领先S2C的服务模式,集聚世界优秀文化创意企业落户,打造中国首个以“穿越”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
TOP10: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
概况
开封市“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的区域范围包括:一城四点。即老城区之内古城产业区,面积为1300公顷;城外东南部繁塔禹王台产业区,面积为40.6公顷;城外西南部“城摞城”遗址博物馆产业区,面积为Il.3公顷;城外西北部收藏文化产业区(含收藏文化论坛坛址与电视台产业区两部分),面积为36.4公顷;城外北部创新文化产业区,面积为98.5公顷。总面积为1486.8公顷(14.9平方公里)。
在2008年11月28日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的通知》中,将开封市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的总体定位为:以宋文化、黄河文化为核心,以文化旅游、演艺餐饮、工艺美术、休闲娱乐等为载体,将文化发展和城市运营相结合,打造全国知名的休闲文化产业试验区。
依托宋文化这个核心中所包含的十大文化,即黄河文化、宫廷文化、府衙文化、名人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菊花文化、民俗文化、工艺美术文化,做强十大产业,即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工艺美术业、饮食文化业、休闲娱乐业、传媒出版业、会议展览业、收藏文化业、文化培训业、新兴文化业,使文化产业整体推进,将园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以宋文化为特色的休闲娱乐旅游产业园区。